河南省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,于2016年获批立项建设,2018年通过验收,2020年成为航空产业技术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(群)核心平台之一,是河南省内唯一具有航空特色和行业背景的重点实验室。实验室整合学校优质科研资源,构建了材料、物理、化学、机械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,已成为一流的省级重点科学研究与服务平台。
目前,重点实验室已建立起覆盖材料制备、结构表征、形貌分析、性能测试等较为全面和先进的材料科学研究平台,实验室房间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,科研人员30余人。实验室的人均实验面积、实验室规格、实验设施等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,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、扫描电子显微镜、X射线衍射仪、拉曼光谱仪等大型设备40多台,总值3500多万元。
面向国防科技和航空工业战略需求,针对航空发动机、航空难熔合金及其加工装备等领域卡脖子问题,开展关键材料及关键技术的前沿理论和应用研究,聚焦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关键材料与核心器件、航空高性能材料与特种成形技术等特色方向,形成了系列科研成果。2016年以来,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5项目、国防科研项目1项、航空基金8项、省科技创新人才1项、省优秀青年基金1项、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项、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,科研经费1200万元。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,其中SCI论文100余篇,ESI高被引10余篇,封面论文3篇,成果推广应用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;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;河南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;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6项;作为中方主席单位,连续3届主办中德双边学术研讨会;承办第10届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—高性能陶瓷研讨会;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大会特邀报告10余人次。
重点实验室通过研发平台、服务平台、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,形成了技术创新、高端服务的核心能力,建成了一流的创新创业重点科学研究与服务平台;通过贯彻OBE人才培养理念,建成了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,形成了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核心培养能力。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50余项,其中“互联网+”国奖5项,指导学生获得省优硕士论文4项。实验室实行“开放、竞争、联合、流动”的运行机制,立足国防和航空工业,依托河南省优秀资源,积极提升高层次科研平台的科技引领和服务功能,更好的服务河南经济和科技事业建设;实验室积极推展国际合作常态化建设,先后与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、萨尔兰大学、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建立国际合作关系。实验室通过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河南省地方经济,为国家航空工业、河南省的科技、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和支撑。